健康关怀
Health Care
儿童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关怀 > 儿童健康

有一份婴幼儿发热处理指南建议请您查收

来源:湖北东信医药有限公司作者:湖北东信医药有限公司时间:2019-08-05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诊与住院原因,在我国有三分之一儿科门诊患儿以发热为主诉就诊。

感冒和发热如同一对“双胞胎”兄弟密不可分,因此,人们也经常这样误以为:发烧了一定是感冒引起的;发烧了就是有炎症,炎症就要用消炎药(抗生素)。这是一组连锁反应。事实上,许多疾病都有可能会发热,感冒只是其中之一,如常见的呼吸系统、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等的感染及手足口病,严重感染更易出现发热。对5岁以下儿童急性发热的病因判断与治疗有利于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在实际发热处理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和误区,以下几点建议请注意查收!


发热对身体的作用都是有害的?

发热是机体炎症反应的组成部分,在抗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体温的升高,白细胞吞噬功能加强,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增强,细菌和病毒的复制直接受到抑制。因此,发热是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因为很多因素均会导致发热的出现,如穿衣过多、大量运动、饮水少、通风差等,所以,如果婴幼儿发热温度不高(38.5℃以下)且无明显不适症状,精神状况良好,不需服用退热药,可以先做进一步观察,多饮水,注意休息。

但由于发热会使机体代谢率增加、耗氧增加,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需求增加。如果出现高热还会引起对脑的损害,甚至出现惊厥。因此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温度较高,则需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发热原因,根据情况再做进一步处理。


婴幼儿发热只用物理降温?

退热不仅仅是降低患儿的体温,最主要的是缓解患儿因发热而引起的不适。

虽然物理降温有助于体温下降,但会明显增加患儿的不适感。美国、英国及我国最新的指南均不再推荐给患儿使用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的方式退热。

对于肛温≥39.0℃(腋温38.5℃),或因发热出现了明显不适症状,或精神状态较差的患儿,推荐服用退热药。WHO、美国(AAP)、英国(NICE)和我国指南推荐的可用于婴幼儿使用的退热药只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药物均在《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中,都能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其中布洛芬还兼备抗炎作用。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如何正确选择?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种药物均为国际和国内指南及专家推荐的婴幼儿适用的退热药物,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您可以有权拒绝除这两样成分之外的任何退烧药物。

■ 布洛芬:可用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布洛芬(口服剂型)剂量为每次10mg/kg,;布洛芬(栓剂)剂量为1-3岁每次1粒(50mg),两种剂型均是可间隔4-6个小时重复给药1次,每日不超过4次。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过量和过频服用布洛芬(口服剂型)可能会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严重者出现消化道溃疡,因此需要按照合理剂量和频次使用口服剂型,或采用栓剂剂型可较好避免消化道不适症状。

■ 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2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剂型)剂量为每次15mg/kg,可间隔4-6个小时重复给药1次,每日不超过4次。由于长期或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引起肝毒性,而很多复方感冒药物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因此在联合用药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单次剂量不应超过75mg/(kg·d),每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375mg。

有国外研究报道,对儿童使用两种药物的降温效果做了RCT研究,结果显示服药6个小时以内,布洛芬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乙酰氨基酚(图1)。


Pfizer的试验结果也证实了同样的结果,监测8小时内布洛芬的降温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各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2)。

适用于婴幼儿的退热药物剂型有哪些?

目前常见的儿童退热药剂型主要包括口服溶液(滴剂、溶液剂、混悬剂)和栓剂。在EMEA(欧洲药品评价局)发布的不同年龄儿童适用的药物剂型,栓剂是0-2岁婴幼儿较为适宜的剂型(图3)。

国内研究报道了布洛芬混悬液和栓剂在退热方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栓剂在临床疗效方面与口服混悬液相当,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4)。


但,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栓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远低于口服剂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5)


这是因为与口服剂型相比,栓剂由直肠粘膜直接吸收,大部分药物经直肠下静脉丛吸收入血,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肝脏首过效应。同时因为吸收过程不经过消化道,减少了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及不适症状。因此,小儿布洛芬栓剂有起效迅速、药效持久、安全性高的优点,除了常规的发热患儿外,同样适用于以下儿童:

R出现高热惊厥,不能配合口服药物的儿童;

R出现呕吐,不能明确控制服药剂量的儿童;

R睡眠中出现发热,不惊扰儿童睡眠的情况;

R口服药物有困难的儿童。